小学生年龄小,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,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未养成,认识水平与自控力有限,再加上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,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。作为班主任,怎样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小学生呢?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。
在刚刚担任班主任工作时,学生一犯错误,我往往会严厉训斥,这种方法开始有一定的威慑作用,经过一段时间后,学生们似乎习惯了这种教育方法,作用也不大了。在无数次的批评、训斥难以奏效的情况下,我开始反思自己,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冷静分析小学生犯错误的根源。终于发现宽容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。例如我带学生去赵州桥看梨花时,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把果皮都丢在了梨园,对此,我没有当着其他观看梨花的人们和当地的农民训斥学生,而是把他们丢掉的果皮一一捡到了袋子里带回到教室,对同学们说,大家想一想,梨花很美,梨园很干净,如果加上这些果皮,梨园会变成什么样?” 同学们听到这些话都惭愧地低下了头,教室里鸦雀无声。过了一会儿,一名学生站起来说:“请老师放心,我们今后不会再这样做了。”同学们都跟着说:“不会了。”就这样,全班学生在受到一次深刻的公德教育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老师的宽容。
理解与宽容是相对于批评和处罚等“硬”手段而言的一种“柔道”。它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性。例如有一次学校大扫除,我班有两处任务,我带一部分学生搞一处,另一处是教室卫生,一名学生自告奋勇来负责,还说40分钟后请我来检查,但等回到教室,看见教室不但没有打扫干净,而且同学们还走了不少。当时我窝了一肚子火,但是理智告诉我,不能批评这位学生,如果此时当着这么多学生面前批评这位学生,那么将会严重挫伤他主动为集体服务的积极性,同时其他学生也不敢再为集体做好事了。因此,我正面表扬了他的行为。事后我单独找到他,指出他的缺点,并教给他怎样组织大扫除才又快又干净,他欣然接受。
宽容绝不意味着放纵,不是无原则的纵容、偏袒与迁就,而是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准确把握,对儿童的尊重。